close
憂鬱症,也被稱為「心的感冒」,是常見的疾病。但往往因為自己忽略或一般人錯與「 精神病」相提並論而不敢承認,錯失及早治癒的良機。憂鬱症不是個性抑鬱、內向寡歡者的專利。情緒起伏極大,也是致病的根源。平日工作狂熱,深獲人緣的人,同樣有得病的可能。因為長期送往迎來,過於配合周遭氣氛,在不知不覺中就逐漸失去了自我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等的研究中發現,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三人罹患憂鬱症,其中因為憂鬱症所帶來的身體疾病,甚至自我毀滅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
情緒低落其實是生活中極普遍的經驗,偶而的寂寞、沮喪或情緒不佳,可說是對壓力的一種反應,通常也會在短時間內自動恢復正常。而現代人,每天面對十倍速競爭的環境,接踵而至的資訊,瞬息萬變的趨勢,都市生活空間的擁擠,個人角色的多元,都讓人的工作壓力日益增大;加上人際關係以功利為重,人情淡漠,精神負荷就在這樣的神經緊繃下變得不堪一擊。

憂鬱症大概可分成輕、中、重三種等級,判斷標準是干擾日常生活的程度。精神醫學有個專有名詞「情感性精神疾病」,它包括憂鬱症及躁鬱症。如果一個人發病時一直處於鬱期,就是憂鬱症;如果是躁症、鬱症交替,就是躁鬱症。這都跟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的多寡有關。小孩子由於體質尚不穩定,所以無法確切歸納為憂鬱症或躁鬱症,但都屬於「情感性精神疾病」。一般來說,小孩子以憂鬱症為多數,所以用藥多以憂鬱症的藥為優先。

繼癌症、愛滋病後,憂鬱症已成世紀三大疾病之一

「做事不盡理想,因而感到憂鬱」,「心情不安、焦躁、自卑、無法鎮定」,「凡事悲觀、絕望,甚至厭世」……等,都是憂鬱症患者經常呈現的精神狀況。憂鬱一般經由產生悲哀、孤獨、虛無、遠離人群等心理掙扎後,在行動或思考上備受抑制,明顯地在精神狀態上呈現,日子一久,因食慾不振的連帶影響,造成身體不適、百病叢生,漸漸地達到絕望、想死,甚至實際付諸自殺的行動。憂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是一般人的八倍,自我了斷是人生的悲哀,同樣不幸的是,罹患憂鬱症的人,往往更是「一人生病,家人遭殃」,先是當事人頻頻出現如身體倦怠,起不來,吃不下,睡不著,工作無效率、缺乏耐性,加上無現實感,孤立不交談,開始產生與家人間的溝通不良,有人開始不耐煩,開始相互抱怨,甚至責怪當事人偷懶,但往往真正的結果卻是當事人想振作,卻因徒勞無功而痛苦倍增。家庭氣氛籠罩在抑鬱之中,喪失親情功能,患者深感無助,家人備受精神折磨,一家人籠罩在「其實你不懂我的心」的悲情氣氛中,最後,患者病情惡性循環,家人疲於恐慌錯亂,患者在不知不覺中孤獨走向寂寞邊境,甚至走向生命的盡頭。

症狀與定義
如之前所提到,雖然極端的悲傷情緒,是憂鬱症當中典型的核心症狀,憂鬱症也常以一些生理與心理的症狀表現出來。憂鬱症的特徵,就是這些症狀影響到日常的活動與人際關係,而且是持續性的。不幸地是,沒有單獨的一個症狀或徵象,可以作為憂鬱症的關鍵指標,而且這個疾病也可能很不容易去鑑別。事實上,許多人並不承認他們是憂鬱的,或者並不覺得他們的身體症狀與憂鬱相關。一個研究顯示,因為身體症狀而去看醫生的病人當中,百分之二十九有憂鬱症或焦慮症。

從教育程度的高低來判斷,教育程度較低的人,大多會反應在身體上,比如說一直睡覺,胃口不好等;而教育程度較高者,會反應在心理層面,好比發現自己的判斷力變差,質疑自己的能力與價值,比較負面思考;但對於比較哲學性思考的學者或從事抽象性思考工作的人,有時候不太能分辨他們是否得了憂鬱症,但是他們的思考會變得比較晦暗、比較悲觀。

憂鬱症發生之後,人會比較退縮,生理產生變化,慢慢變得不想動;小孩子則會變得比較不講理、愛哭鬧、脾氣大,平常大人好好說,孩子就會聽話,但是孩子一旦得了憂鬱症,就會變得比較激動或產生依賴的現象。例如有些小朋友本來可以一個人睡,這時會變得比較黏人,要跟爸爸媽媽睡,甚至有退化的行為。

自殺、反抗的問題多半出現在青春期以後,有些父母以為這是青春期的反叛,就容易忽略可能已罹患憂鬱症的事實。青春期以前的憂鬱症,有時候會有攻擊的行為;有些認知比較差的小朋友,可能還會出現反常的行為。我碰過一個比較特殊的案例:媽媽晚上要上課,小朋友因為媽媽作息時間改變而焦慮,產生偷竊的行為。後來請媽媽提早回家的時間、減少晚上外出的次數之後,孩子的行為就得到改善了。一般而言,孩子的反常行為,家長必須多加觀察,聽聽他們的理由;好比偷竊,如果是缺乏零用錢,在合理的範圍內可以做一些調整;如果還是沒有改善,可以從睡眠、飲食習慣判斷,是否有之前所說的生理現象;如果還是不行,再朝憂鬱症的方向思考,帶他去兒童精神科做診斷。

除此之外,國、高中的孩子認知能力比較好,容易模仿大人。當孩子看到電視上有人自殺的消息,有時會有模仿的舉動。所以,父母如果在孩子的週記、網路留言或言語之間,發現他有想要自殺的訊息,不要太緊張,因為大人越緊張,孩子的壓力就越大。父母可以設法找出孩子的壓力源,幫他解決;如果解決不了,也必須告訴他,自己永遠會協助他,或是求助於心理師。解除了孩子心裡的壓力,自殺的想法就會慢慢消失。對於會傷害自己的孩子,處理方式也是一樣。

憂鬱症的症狀被大致分為以下三種:重鬱症、低落性情感疾病、非典型憂鬱症。

重鬱症(Major depression) — 重鬱症的診斷是基於以下九項症狀中至少出現五項:

 * 整天大部分時候都感到憂鬱,特別是在早上
 * 對於每天,對於幾乎所有的活動,都明顯地減少喜樂或興趣
 * 明顯地體重減少或增加
 * 失眠,或嗜睡
 * 活動特別激動,或特別遲緩
 * 疲勞,或失去能量的感覺
 * 覺得無價值的感覺,或是罪惡感
 * 專注力受損,難以下決定
 * 反覆有死亡或自殺的意念

這些症狀必須在同一段時期內發生,必須持續至少兩週。憂鬱情緒與失去興趣,這兩者必須至少有一者存在。

長期抑鬱症(Dysthymia) —長期抑鬱症是一種輕度的憂鬱狀態持續一段很長的時期。長期抑鬱症通常是當一個人已經有憂鬱症狀持續不斷至少兩年以上,才做此診斷。主要的症狀包括了對於活動失去喜悅與興趣、低自尊與活力低落。

非典型憂鬱症(Atypical depression) — 非典型憂鬱症是最常見的憂鬱症。有非典型憂鬱症的人有一些與重鬱症相同的特點,但是未達到診斷重鬱症所需要九項症狀中的五項。不過,他們常常有明顯的身體症狀,包括體重增加,睡眠障礙—特別是過度嗜睡。

季節性情感疾患(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) - 季節性情感疾患,是一種會隨著季節而變化的重鬱症。這個情形有以下幾個特點:

 *症狀變化會隨著時間規律地變化,症狀的發作與一年裡特定的季節相關(與特定季節的壓力無關)。
 *憂鬱在每年裡特定的季節會完全緩解(或是轉變為躁症發作) 。
 *最近兩年有兩次符合季節性的明顯憂鬱發作,而在這段時間內沒有非季節性的發作。
 *在一生當中,季節性憂鬱發作的次數大大超過非季節性發作的次數。

憂鬱症的診斷
憂鬱症的診斷是基於憂鬱症的特徵症狀、症狀的時間變化、以及這些症狀造成的整體效應。目前沒有醫學上的檢驗能診斷出憂鬱症,雖然驗血常常可以排除一些其他可能導致憂鬱症的醫學疾病(例如甲狀腺亢進)。診斷重鬱症,症狀需要夠嚴重,足以影響到人的日常生活、照顧自己、維持人際關係、從事工作、與支持自我的能力。要下診斷也要症狀能符合特別的時間進程,因為一般各種的人格就有很寬廣的多樣性,一個醫師考慮憂鬱症的診斷時,也會特別評估與個人基本人格背景不符合的症狀。

--
http://www.mydetect.org.tw/law04004.htm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ongp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